首页
政策解读
百会进百企
重点活动
特色活动
融在新区
南岗双创
科协专题
媒体报道
双创平台
典型项目
示范基地
双创人物
成果转化
首页
政策解读
百会进百企
重点活动
特色活动
融在新区
南岗双创
科协专题
媒体报道
双创平台
典型项目
示范基地
双创人物
成果转化
新闻资讯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黑龙江省“十四五”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涉企科技政策培训
能力作风建设年】市科协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创先晋位项目圆满完成
1
2
市科协“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见成效
截至目前,已实施科技服务20余项,服务企业10余家 大庆网讯(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潘爽)近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按照省科协部署,由市科协组织实施的“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已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组织实施科技服务20余项,服务企业10余家,梳理科技供需信息近30项,签订合作协议1项,达成意向协议1项,签订技术合同3项。 市科协主动作为、广泛动员,整合县(区)科协、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市级学会等多方面资源,组建科技服务专家团积极参加行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区域、产业、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科协,帮助企业对接优质科技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突出重点产业领域,发挥学会、学会联合体主体作用,因地、因产、因企进行市场化科技服务;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组织涉农专家,结合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累计培训1000余人,发放《大庆市瓜菜栽培技术手册》500余册等。 下一步,市科协将发挥“三型”组织优势,积极导入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高端资源,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对接企业科技需求,促进务实合作,为全省深度实施“双百行动”作出积极示范。
07
2022.12
【能力作风建设年】市科协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创先晋位项目圆满完成
来源:冰城 + 客户端 2022/11/16为扎实推进“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创先晋位项目实施,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工作专班,确立了机关部室横向联动,市级学会、企事业科协、区县科协纵向推动的工作推进模式。围绕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以助力发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和创意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发挥科协组织独特优势,导入高端科技、智力资源,组织科技人才资源为企业、社区、乡村等提供科技公共服务,加强科技赋能企业,助推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汇聚优质科技资源,下沉企业破解发展难题。组建了分别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邓宗全院士和谭久彬院士领衔,53位国家、省市级科技社团和大学、科研院所专家组成的“科创中国”黑龙江产业振兴科技服务团、哈尔滨新区科技服务团,组织动员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术团体,协同国家、省市三级学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协主推、企业主体、学会主导、专家主力”的工作格局,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开展战略规划与决策咨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技术服务与交易、技术人才培训和引进、技术交流研讨、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落实、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企业创新创业、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服务,促进“会企合作”,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累计组织近20家学会与企业进行50余项需求对接,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近百场次。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助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创新资源和技术需求对接交流机制,积极搭建会(校)企(村)合作对接服务平台,探索因地、因产、因企制宜的市场化、可推广的科技服务模式。一是组织市农学会专家深入巴彦县松花江乡永常村,推广市农业科学院养殖科研成果,签署了“会村共建养殖示范项目合作协议”。由市农学会负责鸡雏培育、饲料配比与技术指导,市科协驻永常村工作队负责在永常村建立种鸡良种培育厂。该项目直接落地乡村,打破了科研新技术成果转化周期长、环节多、基层认知时间久等壁垒,搭建了科研院所与乡村合作一站式服务有效平台,提升了科技项目转化效率。二是为平房区成功引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舰船通信技术创新“头雁”研究团队,并与哈尔滨神州精英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智慧农业数字中台系统项目”联合技术攻关协议,突破了企业技术瓶颈,解决了农作物智能长势监测、作物表型监测等关键技术难题,为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龙江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三是积极搭建东北农业大学与哈尔滨大地勘察测绘有限公司对接平台,促成双方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东北农大专家团队为企业开展高标准农田整治、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保护龙江黑土地等提供了系列技术服务方案,为企业解决了黑土地保护过程中土壤“三废”处理难题。“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创先晋位项目的实施,导入全国、省高端科技资源,向基层下沉、向产业聚集、向企业发力,有力地促进科技供给与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在助推哈尔滨市振兴发展过程中,切实有效发挥了科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16
2022.11
16
2022.05
省科协“百会进百企”行动启动
28
2022.11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黑龙江省“十四五”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涉企科技政策培训
28
2022.11
科技创新踔厉奋发 产教融合笃行不怠 —“百会进百企”黑龙江省水利学会科技服务项目
成果发布
一种新型智慧松墨天牛诱捕器
该新型智慧松墨天牛诱捕器,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360°摄像识别装置、飞行装置主体和信号反射和接收模块之间的配合,搭载多光谱五通道相机,自动优化计算出松墨天牛种群密度最大的诱捕器放置区域,以及防控松墨天牛药品最佳的喷洒区域,避免了无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的计算来辅助使用者的具体操作问题。
阅读全文
远程预约全自助智能食堂管理系统及装备
对于学校、企业等建设大型食堂的单位,食堂的就餐效率和卫生安全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大型食堂里一般是分不同窗口售卖或提供不同菜品,就餐人员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选择不同窗口选择食品。以一般的高校食堂为例,学生就餐时排队选择菜品,厨师盛出食品并刷卡收费,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5秒左右的时间,以每人每次就餐排队两次计,操作时间需要30秒,排队时间大约需6分钟(具体数据根据食堂条件略有差异),取餐效率较低。2020年至今受疫情影响,各单位要求分布就餐,不能集中扎堆,但目前98%以上食堂均存在出餐场所与就餐场所不能实质隔离,存在人物、物人交叉传染风险。另一方面,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传统食堂做餐、分餐、出餐和售餐的模式不仅需要大批人员,提高用工成本,而且效率很低、存在卫生安全风险。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远程预约全自助智能食堂管理系统及装备。该系统以手机移动端为终端、以智能化分餐配餐设备为主体设计,将手机预约、智能设备配餐、自动设备送餐和自动出售设备结合,使食堂分餐出餐不再由人员操作,使就餐人员达到食堂之前预约点餐付款、食堂自助设备直接取餐,使食堂售餐、出餐再无厨师参与。 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 该技术与装置已经完成原型机开发、设计,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技术指标: 由于该系统从餐费结算、分餐、出餐、取餐全过程完全自助,极大提高买餐效率。就餐人员在食堂无需排队,直接取餐,耗时大约5秒,效率可以提高至少50倍。同时,食堂不许安排厨师出餐和售卖,节省大部分人力。
阅读全文
紫冠油豆角
与同类产品比较紫冠在产量和成熟期上具有明显优势,比农家品种大马掌增产50%以上,生育期提前10-15天。目前市场售价约为60元每公斤,生产成本每公斤30元,年可销售10000公斤,年销售额60万元,可实现净利润30万元。
阅读全文
耐电树及抑制空间电荷的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不同的复合工艺参数陞实现了对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形态、分散行为的调控, 实验结果表明:无机纳粢蒙脱瓦引入,使聚乙烯、交联聚乙烯体内空间电荷积聚的现象得到不同程度的 改善,蒙脱主作为异向成核剂,在一定含量下,使复合材料球晶尺寸明显减小,因此,含蒙脱土的聚乙烯、交 联聚乙烯、聚丙烯及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电树引发概率及生长长度都明显降低。
阅读全文
技术需求
氯诺昔康聚维酮碘贴片技术的需求
需求背景 氯诺昔康聚维酮碘贴片有效成分的药协组合物及其用途,即该组合然可用于制备外用给药有剂,用于人的各种身体疼痛部位、手术创口或各种皮肤外伤创面(包括烧伤、烫伤的止痛和消炎, 氯诺昔康聚维酮碘贴片可以以很高的皮肤渗透速率进入皮肤创伤面的软组织体液中,快速达到稳定的治疗浓度,起到消炎和止痛的作用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其特征在于可以用于刮备外用药相用剂,作用于身体疼痛部位用于止庸和消炎。外用药的物训剜包括凝胶型透皮贴剂、储审型透皮!、骨架型透皮贴剂、膏剂、喷赛剂、挫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制备外用制剂过程中,加入吐温-80、精氨酸、乙醇或甘油以增加氯诺昔康、聚维酮碘溶解度。 目前公司正在发展中医药研究院,希望有相关专家指导工作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其特部在于谪的材给的馆甲于鸭智钱望返凤队料,代优送和种枯诸律势望透皮球相冬方法比将被器给的村与适室的高分子材彬(闻职合极后合,形所描的权运垣,另将版滋献伸布于民护目上,J缭开黑,覆)准至瞑、制成复台膜朴,调整复合膜材的控释膜面向上,将上述药物贮库置于控释膜上,覆以背衬层,将药物贮库封闭于控释膜
粮食收购质量检验智能系统集成
需求背景 经过我集团企业近几年的实践,对粮食收购质检自动化扦样、智能分析设备进行了应用和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效的经验和数据。我们研究把相关设备进行集成,形成智能检测系统。实现无人干预的粮食收购自动扦样和检验的系统,满足企业收购中质量检验快速、准确的需要。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主要技术难题:在系统集成的过程中,需要与近红外、物理检验仪器开发,或与技术单位合作,实现功能集成,降低成本,达到适合企业粮食收购现场应用目标。这个项在有在行业内推广应用的前景。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近红外粮食检测技术应用; 2、粮食其它物理检验指标的智能化实现。
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物研究
需求背景 近年来,以微生物为源头的生物技术产品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尤其是在对生命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的脑肠轴、肝肠轴理论体系逐渐建立起来后,以功能微生物、人类益生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已经成为产业热门。目前,微生物类产品领域在市场上存在散乱差的形势,菌株来源不清、功能不确定、含量标准各异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正是因为我国在功能微生物领域缺乏核心菌株资源,同时在核心菌株资源欠缺后续针对性的功能研究以及产品配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面对我国生命健康大产业背景,研发适合我国特色的微生物核心菌株特别是、真菌以及细菌微生物资源、并研发其代谢功能产物并推进产品创新,迫在眉睫。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研发产品需具有以下特点: 1、为生态友好微生物菌株,属对人体环境无害的益生菌菌株资源。 2、通过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可明确其种属地位与分类关系。 3、具备可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研发条件,工艺方法符合生产条件建设能力。 4、可以以固体以及液体形式进行产品推广、生产成本可控。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赛选获得2-5株功能微生物,其中包括真菌1-2株,细菌1-3株。
新型微生物秸秆处理剂研发
需求背景 我国每年可搜集的秸秆量为7.2亿吨,其中水稻秸秆约1.8亿吨(占25.1%),秸秆资源化率低于50%,每年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也是秸秆第一产出大省,全省秸秆资源总量高达1.3亿吨左右,占全国秸秆总量的1/8左右。其中,玉米和水稻秸秆占据三分之二以上,仅水稻秸秆产量约3000万吨左右,秸秆废弃率30%左右。在“还田利用为主、离田利用为辅、各级财政共担、全作业环节补贴”的政策扶持下,截止2019年年底,全省秸秆肥料化利用6074.96万吨,其中,直接还田利用5860.21万吨,还田利用率达到57.4%。此外,我省把燃料化和饲料化作为秸秆离田利用的重要方式,深入挖掘秸秆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潜力。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1、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寒地温度,低秸秆腐熟差。 2、耕作面积大,运输加工秸秆处理难度大。 3、秸秆资源复杂,水稻、玉米等原材料来源广泛。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筛选5-10株自主知识产权微生物菌种。 2、菌种具备腐熟秸秆生物学功能。 3、可实现低温零上5-10度可启动发酵。 4、并具备中高温腐
哈尔滨儿童制药厂黄芩提取干燥技术需求
需求背景 黄芩提取物为我公司多品种常用提取物,需求量大。需要节能高效的提取、精制、干燥工艺。 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 1、黄芩提取物提取过程次数多,用水量大; 2、精制收率低,生产周期长; 3、纯度低,小于90%; 4、干燥易颜色变深,出现颜色不均现象。 期望实现的主要技术目标 1、黄芩提取物在提取过程中转移率80%以上,且方法节能。 2、黄芩提取物精制干燥过程中黄芩苷收率大于40%,且含量大于90%。 3、黄芩提取物颜色均一,为黄色至深黄色粉末。 4、必须为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权人明晰,可转移到我公司。 (解决全部或部分问题均可,第4项目为必须)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透皮贴剂工艺技术的需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单硝酸异山梨酯的缓释透皮贴剂及其应用,所述缓释透皮贴剂由背衬层、含药储库层、防粘保护层构成,所述的含药储库层,其制备方法是,将单硝酸异山梨酯与高分子黏性材料或压敏胶均匀混合,涂于背衬层上,加热烘干,制成含药储库层,其中高分子黏性材料或压敏胶选自:水溶性丙烯酸压敏胶、脂溶性丙烯酸压敏胶,有机硅类压敏胶,聚异丁烯压敏胶,所述含药储库层中含有透皮促进剂,其选自氮酮、油酸、三乙酸甘油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所述含药储库层中含有结晶抑制剂十八醇。
签约转化
鹤岗市科协举办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黑龙江省“十四五”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涉企科技政策培训会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将省级学会资源优势导入我市,帮助企业了解和掌握国家、省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最新扶持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2022年11月28日,由鹤岗市科学技术协会、鹤岗市科学技术局主办,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协会承办的《“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黑龙江省“十四五”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涉企科技政策培训会》通过“小鹅通”APP进行,市、县区科协相关工作人员,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代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负责人,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人员共计400余人次线上收听收看。此次培训特邀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协会会长、黑龙江产业振兴区域科技服务团团长郑志成,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吴雪弘作为主讲嘉宾,围绕“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和“涉企科技政策”两部分内容为大家进行培训讲解。郑志成会长图文并茂、生动细致的就《黑龙江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年)》进行了讲解,围绕高质量构建“4567”现代产业体系,形成质量引领、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进行了深度剖析。吴雪弘副会长为企业就“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好处、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及相关政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黑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和“黑龙江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工业振兴若干措施”以及“黑龙江省、市最新有关涉企科技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通过培训,使企业进一步拓宽了科技领域视野,增强了科技成果转化意识,解决了许多困扰企业难题,指明了企业的发展方法和发展方向,对于促进我市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签订《寒地生物基新材料工程中心项目合作协议》
近日,黑龙江省科学院大庆分院院长孙宇峰带队赴黑河市爱辉区就汉麻产业项目进行考察,并与爱辉区和国药(黑龙江)医疗产业有限公司签订《寒地生物基新材料工程中心项目合作协议》,进行汉麻种植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共建汉麻试验示范基地,进而达到规模化种植,为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省科学院大庆分院还将帮助爱辉区建立汉麻产业研究院,围绕麻类育种与栽培、麻类深加工、酚类提取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将汉麻产业结构优化,由单一纤维加工逐步向籽用、秆芯综合利用发展,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汉麻作为融合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生物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是以绿色生态为优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特色农业种植为基础,是绿色、低碳、环保项目。该项目为汉麻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将进一步推动汉麻创新链、产业链的融合,以科技支持汉麻全产业链式发展。
“百会进百企”对接会在园艺园林学院举行
6月21日下午,“百会进百企”对接会在园艺园林学院会议室举行,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大庆市园艺学会、学校科技处及园艺园林学院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园艺园林学院院长杨凤军代表学院对科协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庆市园艺学会前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汇报。园艺园林学院专家针对大庆市农业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从品种创新、引进筛选到绿色防控、健康栽培,从栽培模式及新技术的研发到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大庆市园艺学会专家纽带作用,积极促进市各级农业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所的三方融合。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解决农民生产问题,隔离期间开展线上技术培训5次,发布农业科普视频30部,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大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忠伟表示,八一农大及大庆市园艺学会专家多年以来,向基层下沉、向产业聚集,向我市农业领域输入了多项前沿技术,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科技处副处长章磷介绍了我校专家在我市区域农业产业的服务情况及取得成绩,同时代表我校感谢科协多年以来的支持。 随后,园艺园林学院与大庆市中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校地合作、人才共育、地方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园艺园林学院及大庆市园艺学会专家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结合企业发展所需和专家所能,开展技术服务、成果转化、创新培训等活动,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产学研融合。文图/李响
“百会进百企”科技赋能行动——签订《杂粮仙人掌复配面条技术开发(委托)合同》
“双百活动”启动以来,大庆市科协积极行动,促成了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大庆市生命长青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订了《杂粮仙人掌复配面条技术开发(委托)合同》。“杂粮仙人掌复配面条”项目,能极大地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品类,实现企业产品的提档升级,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庆市绿色食品生产研发联合体成员、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颖教授,带领着研发团队,多次到大庆市生命长青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针对企业技术瓶颈问题,为企业研发“杂粮仙人掌复配面条”,并为企业联系相关OEM工厂及销售渠道。近期,团队成员又多次到企业对接,不断修改完善前期多次试验成果,实现了杂粮仙人掌面条生产工艺的落实。该团队还结合企业发展实际,通过OEM形式为企业压缩生产成本,并通过协助申报科研创新券降低研发成本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